《忠孝家风源远流长——以青岛世家为例》录音整理-博物馆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普知识 > 正文
《忠孝家风源远流长——以青岛世家为例》录音整理 发布日期:2018-05-09   点击量:    

李厚恩:

很高兴今天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关于学习的体会,首先感谢王馆长、丁馆长和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同学,今天看到同学们朝气蓬勃,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上学的时候。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,想要问一下在座的同学,“咱们同学当中有青岛当地人吗?有山东本省的同学吗?胶东地区的呢?”这个课程带有地方特色,希望大家通过这些课程,让不是胶东的同学能对胶东的土地和民俗文化有一些了解,而胶东的同学可以对自己的家乡有更多的了解。我的题目是忠孝家风源远流长——以青岛为例。那为什么要以青岛为例呢?那是因为忠孝这两个词涵盖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,我们主要聚焦于青岛当地忠孝是如何体现的。

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忠孝思想,先说一下基本概念,我们现在主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32个字,但是在古代没有那么复杂,就只有两个字:忠孝。对国家要忠,对家庭长辈要孝,再扩大一点,在古代,忠孝节义,它的核心还是以忠孝为主,我们就以忠孝来代替着这种思想,这是我们古代人安身立命和做人的基本原则。

忠孝节义,忠是为国,孝是为亲,节是做事,义是对朋友讲义气,这就是忠孝节义。首先我们先来看什么是忠,忠最早的在《左传》里上孝利民,上是君主,君主对老百姓能够好,时时刻刻为他谋福利,这叫忠,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不大一样,最早在《左传》里的是军队人民群众,是上级对下级,今天我们更熟悉的忠是下对上,这是因为我们后来的文化体系是儒家思想,因为周纶羽到了孔子时代,就反过来了,君使臣以礼,臣事君以忠,那么孝顺怎么回事,孝的下面是个子,意思是子能承其亲,顺其意,孝经说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人之本也,把孝提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,把“孝”作为做人的根基,后来把“孝”字义化了,搞成了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标准。其实“孝”这个词,又没有古代地主阶级所讲的意义,其实是最普通的劳动人民,把“孝”体现的非常淋漓尽致,我们翻开现代词典,虽然有一些解释不合时宜,但是孝不限定于哪个阶级。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忠孝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系,天下没有无源之水,没有无本之木,我们今天所讲的32个字的核心价值体系,其实也不是凭空而来的,它是我们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基础,同时也继承了我们古代的忠孝思想,并且对它进行了一些发展而来的,比方说这32个字,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,这四个词语,是建设的目标;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,这是对美好社会的向往;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,是公民基本道德的范畴。这几个方面恰好能与忠孝节义相对应,比方说,“忠”和“节”对应的是爱国敬业,“孝”和“义”对应的是诚信友善,实际上和历史发展是一脉相承的,当然又不是简单的复制,这是随着时代发展,又赋予它一些时代性的内容,可见古今的主旨发展是不变的。

忠孝思想和家庭生活紧密结合起来,就形成了古代的家风,历朝历代,家风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,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在任何一个时代,如果缺少了这种精神的纽带,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盘散沙,人的行为就会失去,到了一定程度,就会天下大乱。那么什么是盛世呢?首先盛世的一个标准就是,这个社会的道德建设,应该处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,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的信仰,并且他的信仰能够指导他的行为,整个中国几千年的时代主要还是靠忠孝节义的思想,现在我们用发展变化的这种思想来继续为社会服务,对于这一点,是亘古不变的,大家可以看一个现象,中国历朝历代的来源不一样,有的是革命,有一种是用和平的方式,也有一些用极端的方式,但是不管是谁执政,必须最终回到这种传统,虽然闹革命期间会有一些过激的行为,但是一旦稳定下来,就会立刻回到这种传统上,必须用这种东西,社会才会稳定,就像各个星球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运转一样。家风的载体有这些方面,家庭是第一课堂,父母是第一老师。首先是通过历代家庭父母言传身教,代代相传。还有一些物化的形式,比如在我年少的时候,家里会挂家谱(有多少同学家里过年的时候还会挂家谱呢?),挂上家谱,我们会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,祖先是谁,每一个村里自己的家族都会有一个家庙。我姓李,我家就有一个李氏家庙,重大节日我们就会到里面祭祀,家庙就会让你记住你的根是什么,比方说我们都知道颜氏家训,大家要修身养性,提高自己的修养,颜氏家训倒是写出来了,不是给后人看的,而是给他的家庭成员看的。家风通过这些方式代代相传,借助国家的大力推动,还有民间自发的,通过家族的理疗,通过个体的力量,使这种家风忠孝思想,一代又一代相传,家风是潜移默化的,影响深远的,世界上这么多的早期文明,最后都没有继承下来,我觉得与这个有一定的关系。

下面我来讲一下忠孝思想在青岛人身上的表现,通过考古发现,青岛这片土地已经推到了公元前7000到8000年,最近的考古发现,大约在前年山东大学,和青岛地方文物部门,在丁字湾有一个叫金口的地方,有一个“北阡遗址”,是我们青岛发现最早的,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,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,青岛经历了两次大辉煌,第一次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,当时青岛当地的文化非常繁荣,因为齐国的副首都是在青岛,齐国的经济重心在我们这里,七国的货币是一种像小刀子一样的货币,在那一段时间里,还出现了许多大国政权,包括齐国最后一个国王,田健。由于时间关系,我们不再对他进行深入讲解,在那段辉煌的时间过后,北方经历了一个严重打击,就是东晋南渡,我们这个地方进入了一个文化相对的瓶颈,到唐宋时候,我们这个地方随着板桥镇的兴起,板桥镇现在属于胶州,是北方唯一设海关的大口,物质文化高度繁荣,但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是,当我们翻开胶州志、平度志、即墨志是空白的,没有一本书介绍历史人物和事,因为它们都被战乱摧毁了。特别是在金和元灭宋的那段时期,不仅把北方的经济文化摧毁了,而且把历史档案也摧毁了,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比较繁荣的就是明和清,所以我介绍的比较集中在明朝和清朝。

大家先看第一,精忠报国,在我们的土地上,出现了千千万万这样的人,其中我只选了两个家族,第一个是黄岛的薛家,在历史记录以来,他的官衔还是比较大的,薛禄去世的时候,被封为一包公,一包是一个县,是古代的地方。薛璐这个人大家可能不熟悉,下面我说一件事情,大家可能就会想起,明朝是两京制,南京和北京都是他的首都,薛璐就是营建北京的人,他南征北战,让我们感受到最难能可贵的一件事是,他立了大功,不骄不躁,受了委屈,能够忍辱负重,他在营建北京之后,他做到了,他的职务很高,引来了一些人的忌恨,其中有一个明朝锦衣卫指挥使,想要暗害薛璐,于是趁薛璐上朝,在故宫的大殿甬道走的时候,突然袭击他,一个铁锤被抛到了薛璐头上,薛璐的头部受了伤,因为是发生在故宫里面,所以没有调查,成了千古疑案,这究竟是明锦衣卫指挥使自作主张干的事,还是皇上要除掉薛璐,全都不得而知。因为薛璐手中有军队,他功高镇主,所以当时薛璐受了冤,还不敢声张,但是他这个人非常大气,后来过了好多年,锦衣卫指挥使因为骄横跋扈,坏事做尽,最后案发皇帝下令斩杀,薛璐又被重新启用为全军的总司令。所以薛璐生前身后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,这是经得起考验的,“忠”这个词不是说顺境时候的忠,逆境时候的忠才叫忠.

明朝的时候即墨出了朱华黄杨四大家族,黄家是皇室第二大家族,出了著名的人物叫黄家善,是万历朝的兵部尚书,黄嘉善生来不服,他的父亲在当地非常富有,而且是一个对自身要求非常高的人,老百姓谁家有困难,他就会出手相助,从来不计成本,不计报酬,当初黄嘉善生下来的时候,有一只狼跑到他家院落里去,狼的两只前脚搭到窗台上往里望,这个小孩哇的就哭,狼吓的就撒腿就跑,后来都说这个小孩不简单,能把狼吓跑了,后来果然发现,从他读书到他长大,到他当官,这个人都非常的不简单,在考了进士之后,担任了河南叶县知县,后来因为政绩突出到山西大同做副市长,恰好在刚去的时候遇到了一次兵变,(因为明朝末年缺军饷,是不是经常搞个兵变)当地和地方官员都没有敢出头的,他承担了这个使命,他骑着一匹马,进去谈了几句话,也不知道讲了什么,说服了那些叛军,使叛军归降,第二天就逮捕了制造叛乱的首犯斩首,战乱就这样平息了,黄嘉善在大同当副市长的时候,市长垂手而治,把工作全交给黄家善,他治理的非常好,所以当时又把他派到了一个更危险的地方,就是现在的宁夏,做总督陕西三边军务。

所谓的这三边就是全部的一共九个边塞,三边是其中的三个,这里是延绥,宁夏,甘肃,在这期间,他的指挥军队取得了万历年间的三边大捷,即墨城为他立了牌坊,崂山书院大部分,都是黄家山所建,包括崂山书院,尚书苑下书院,包括书院路,都是纪念黄家善的,到了宁夏之后,他注重发展经济,改善民生,巩固边防,同时又非常注意民族团结,在他担任陕西三边总督军务期间,开始就是用和平政策,对外蒙进行开放,取得了一段时间的和平,后来因为外蒙古内部的原因,我们的政策发生了变化,外蒙不断的侵犯我们,这个时候军事就重要起来了,他是一个文人出身,并不是学军事的,这是对他的考验,他有一次听说敌军有一万多名骑兵要入侵,而他手中的兵力不多,正面对抗肯定打不过,于是就在敌人来的路上,预先派出了一队使节,做了些大饼,在他们远远的中途就劫下了,说是黄嘉善听说大帅们不辞劳苦前来,让我们特地来迎接你们,送上大饼,外蒙古的酋长一看,自知自己败露了,本来我们是要来打仗,但是他们用大饼来欢迎我们,这次仗就不能打了,但是第二次就不这么简单了,第二次敌人就是真刀真枪的干了,过了几年又卷土重来,这次黄嘉善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又在这几次战争中,取得了万历年间有名的大捷,打出了明朝边防的威名,歼敌了数千人,斩首了数百级,因为这个功劳,他被封为兵部尚书,因为他的榜样,黄家山和他的儿子和孙子都是兵人,特别是他的儿子黄荣昌,在即墨县有他的传记,这个人是一个传奇的人,首先,在清军入侵的过程中,他率兵抵抗,保全了即墨,再后来当清军大举入关之后,当地的土寇趁机烧杀抢掠,清军还没有到这个地方,而这个时候,胶东遍地土寇,打着起义军的旗号,烧杀抢掠,即墨当地也有一部分土寇,叫郭二彪的人,率领抢掠即墨县城,这个时候,黄荣昌又果断的一方面组织防御,另一方面派人去请清兵,因为形势变了,这个时候不是抗清的问题了,而是保住老百姓的问题,到了胶州,遇到了清兵,赶紧把他们请来,清兵一到,他们的身份就变了,就是政府军了,他就镇压,保住了胶州,没有使胶州遭受兵灾,这个人是个很神奇的人,他当时接洽的那个人姓丁,这个人可以查到叫丁文胜,是清朝初年的一个大臣,丁文胜因为这个事知道了黄荣昌,知道了这两个人,邀请他们两个人做官,他们两个人说我们是大明遗民,我们不能到清朝做官,于是就婉言谢绝。

还有黄培,黄培是黄家善的孙子,因为黄嘉善的原因,16岁就干了锦衣卫指挥佥事,王辉的父亲死得早,从小就跟他的叔叔黄宗祥长大的,有一个著名的文字狱,叫黄培文字狱,是清朝初年北方最大的文字狱,因为黄培和顾炎武是好朋友,明朝灭亡的时候,黄培忠是锦衣卫指挥使,他俩因为明朝灭亡,正要自杀,他的叔叔不让他死,在母亲去世之后,回到即墨来,然后就在即墨、崂山隐居,写了好多的诗,后来这些诗,结集为含章草诗集,就是因为这本书引来了祸患,因为他写了很多怀念过去,谴责清兵在南下过程中如何如何,最后清政府制造了一个文字狱,在1672年在济南把他杀害了,这个案子与其他的文字狱牵扯的不一样的地方是:其他的文字狱牵扯了很多人,这个文字狱,只杀了他一个人,因为他把所有的事情全都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,顾炎武因为这个案子被关押七个月,最后被黄培洗刷清楚,黄培家族这种忠孝报国的传统,代代相传,明清之间考了170多名监生,34名举人,八名进士,有一个人被载入明史和清史稿,这就是黄培,黄培的故事有很多,特别是他和崂山奇石的渊源,他最喜欢崂山绿石和崂山试金石,他晚年隐居在崂山边上,没事儿就去海边玩,捡到一二块很大的石头,他对石头说,我俩是一样的,意思是说我的头和你这个石头是一样硬,黄培后来在济南被杀后,这个石头居然自己裂了,这个事情到现在也说不清楚,也许这个石头真的有灵性。

说完忠我们再来看看孝,我选了一个代表,平度人,后拥,后拥考的是明朝洪武年间的进士,明朝进士考的比较早,洪武18年,清朝组织科举考试,山东省一共就考了六名进士,全国考了472人,山东因为当时明朝末年遭到战乱,结果全省就考了六名进士,东三府,东周莱州青州,一共就考了一个人就是后拥,他的生平也是非常坎坷,他六周岁的时候,他的父亲突然失踪了,他就问他母亲,父亲哪去了,他妈妈也不说,一直到他考中进士,他就是在一个单亲家庭里长大,他知道他的妈妈非常辛苦,所以学习非常刻苦,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家庭,尤其是当他的年龄稍微大一点的时候,妈妈才告诉她真相他爸爸因为牵连进了平度当时的一个小案子,被人陷害,充军发配到今天的福建,一去不回。他知道这件事情之后,就激发了他对父亲的想念,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,不仅改变自己家庭共要把自己的父亲找回来,他宁愿自己去也要把父亲给找回来,他就经过努力,考中了这一年的进士,考中进士之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要皇帝接见他,他考的是第22名,他见到了皇帝,当时他的职务是吏部侍郎,就是中央组织部的科长,虽然官不大,但他能见到皇上,他就给皇帝提了一个要求,说了自己的家事,说自己的父亲还在福建,自己的官儿不当了,要去福建替父亲顶罪,朱元璋看了以后,非常的怜悯他,这个孩子在从小没有父亲的环境下,能够这么有出息,皇帝不仅赦免了他父亲的罪,他也没有被免去职务,后来后拥的过人之处。明朝初年,官场险恶,昏庸案杀了很多人,有的案子可以迁连杀好几万人,当时吏部侍郎以上的官员,除了他以外,没有一个能活下来的,没有一个有善终的,后拥没有正式的干过吏部侍郎,以吏部侍郎的身份代理尚书,那么他为什么在那么险恶的情况下都能生存下来?就是因为他早年那种经受磨难,对人生有独到的理解,对各种环境都能够比较好的应对,这是孝。

接下来我要讲一讲,琅琊王氏,有一句诗叫,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这两句诗不是凭空而来的,指的是从东晋南渡以后,300年间中中国的政权,握在两个家庭手中,一个是西安的谢家,一个是王羲之的王家,这两家当时垄断了中国政坛300年,琅琊王氏这么有名,这个家族有他的家训,一直传到今天,我想这五句话对于今天的人仍然具有教育意义,它主要表现在信德教悌财,前面四个字好理解,临财莫过让,才这个字也很重要,你要考验一个人,首先看他对于财富是什么观点,这样,我们在车上和丁馆长讨论这个了问题,学校老领导说,人生不能错的一件大事,就是面对财富不能错,一个家族,它可以延续300年是一个什么概念呢?它靠的是什么呢??是一种精神和家风,要是做到了,绝对是一种人才。我们知道这些,但我们不知道琅琊王氏他的根是青岛。

琅琊这个词是琅琊郡,秦代就有琅琊郡,后来汉朝依然沿袭,它的地理范围因此发生很大变动,关于琅琊郡,这里有一个地图,请大家看一下,琅琊郡指的就是从北到海洋,烟台市的海洋,然后包括即墨平都,胶州,诸城,胶南,日照临沂,这个面积很大,所以呢,这个琅琊王氏就是以地名命名的一个氏族,他的发迹是在临沂兰陵,但是根在青岛,他的祖宗是秦朝的两个大将,王毅和王杯,这两个人就是灭六国期间两个主要的将领,后来传到二十几代的时候传到王吉,对琅琊王氏视为氏族,他是王益的第二十几代,王吉携家移居今天的蓝色硅谷,那里有个温泉镇,现在是温泉街道,叫高禹村的,高于这个地方,是一个古国,一个小的诸侯国,王吉是西汉大儒,他的名声虽然比不上仲玄,但也是很不得了的,王琦和他的儿子王俊王重,山寨在西汉都市名城,王杰的家风非常严谨,非常讲诚信。

举个小例子,王吉的弱冠之年到长安求学,林家院子里种了一棵大枣树,有一天王杰从外面回来,他的妻子端着一盘枣子,吃了一半儿,突然问他的妻子,这是哪里来的枣子?妻子说是邻居家的枣树伸过墙头,打个枣子,王吉听了之后,非常生气,一怒之下一纸休书,把他妻子给休了,邻居听说这件事后,很是愧疚,于是和王吉说明了情况,王吉才把妻子接回来,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,王吉,是一个很讲原则,很诚信的人。

在前年江西省的南涧县,挖出了一个汉代古墓,这个墓主人非常了得,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,西汉的海昏侯,叫刘贺,是最短命的皇帝,只当了27天,这是最近几年最大的考古发现,古墓保存得非常好,因为墓葬没有几年,白洋湖就发生地震,整个墓就全部他到水里去了,后来也有盗洞,倒到水就完蛋了,因为古代不会在水下盗墓。这个墓主人就是王吉的领导,王吉曾经担任刘贺的中尉,刘贺非常爱玩,但是品质并不坏,王吉不断的劝说他,刘贺说王吉是个好大臣,赐给王吉酒肉,但是刘贺认错不改,后来因为因缘附会,和历史上一个档案无忠之案有关,汉武帝的孙子,汉宣帝死后,没有儿子,结果就把刘贺从山东昌邑接到长安当了皇帝,但刘贺天性爱玩儿,在给前任皇帝服丧期间,丝毫没有节制,结果被大将军霍光借此机会将他推翻,把刘贺带到首都的人全部杀了,唯独没有杀王吉,被押送的一群人喊着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,这个成语就是这样来的,实际上刘贺被杀是政治斗争的结果,实际上也是因为刘贺和霍光不和,两人在于,谁先下手为强,为什么不杀王级呢?是因为杀了王吉天下就失去道义了,并且王吉一直规劝刘贺,在生活上要检点,王俊把他父亲王吉的,语录整理出版,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,王重的职位比他父亲王级还要高。王崇是一个威望非常高的人才,王崇投靠了王莽,就能排除出王蒙争夺皇位的一些障碍,王莽以外威篡夺汉朝天下,他要收买人才,偏偏王崇不愿做官,王莽看到王崇不愿合作,就借口送给王崇两个侍女,其忠一个侍女在给王重的茶中下了毒药,将其暗杀,王吉王俊,王崇三代,死后都葬在即墨。

王羲之是琅琊郡王吉的第八代孙子,我们青岛是一个沿海城市,进入明清,我们有一个是守海防的世家,这里包括胶州的匡家匡元匡氏家族,西海岸的薛家,在东海岸有一个古城,完整的保留下来,这个雄崖古城,这里是我的故乡,当时我们山东省在明清一共有六个府,现在山东一共有17个地市,大概明清没有的这么小,在刘秋一共有六个府,东山府,烟台威海都叫东州府,莱州府,青州府,青州府主要指的是潍坊和临沂这一带,这叫东三府,山东的新三府指的是济南府,兖州府,包括现在的济宁,菏泽和枣庄,西边的聊城这一带叫东昌府,我们沿海这一带从南到北依次排列的是安东卫,灵山卫,鳌山卫,大凤卫,威海卫,东洲卫、莱州卫千千万万的海防军人,就守卫在这里,明朝从元朝末年开始,日本倭寇不断的入侵我们,山东靠着日本很近,日本海盗也经常来,一个位相当于我们现代的一个师,兵力是5600名,指挥官是正三品指挥使,一个锁是1120人,相当于现在一个团,我们青岛沿海,莱州府分为两块海,北边是莱州湾,南面是黄海,这里包括两个卫一个是灵山卫,灵山卫,有3个所,胶州所忠间是灵山卫,北面是鳌山卫,就包括管理我们青岛沿海这一块,鳌山卫有三个所,北面是我的故乡雄崖所,南面是浮山前所,中间的未住地还有一个所,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是三个团,兰州妇幼有一个卫叫莱州卫,这里也有,好几个所。

这些卫和军人世世代代为军,这里我就以雄崖所给大家谈一谈,像我们李家的祖先李老宝,是元朝的平张,在战役忠投降明军,就一直跟在明朝,后来朱元璋打下开封,然后在开封搞了一个仪式,把投降的官员都叫到开封,这个仪式的目的就是昭告天下,我们的革命成功了,朱元璋起义时,叫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这个口号到了几百年之后又出现了,中华民国成立的时候还是用这个口号,当时就把李老宝派到外蒙古,招降了一个叫王宝毛的人,在金庸的小说里也提到过这个人,王宝毛是实有其人,是一个元朝大将,终生都没有投降于明朝,王宝毛和李老宝是战友,在派去外蒙古当说客的时候被杀害,他的儿子李岩南征北战,李岩的儿子李斌后来被派到雄崖所看守海防,一直延续了八代,雄崖所设了两个正五品的官员,出了李斌还有一个指挥官姓王,王家比较悲惨,后代迁徙和战乱导致王氏家族人口变少,王氏家谱所记载的20个雄崖所的军人驻守在张家口、古北口一带战事惨烈,特别是李思城攻打宁武关一战,一共打死来了28个将士,有的是父子一同战死,因为战场遥远,尸体运不会老家,只能将将士的头发、头盔等带回老家埋葬,族人拿着遗物非常痛苦。

古代军人战死沙场朝廷也会有补贴,因为男人都战死沙场,所以每当朝廷的救济运送车辆来到时,妇女和孩子便会围着车痛哭流涕,所以当时兵部尚书黄嘉善说了一句话“忠在,王氏家族世世代代为明氏江山尽热血”但是王氏家族看到宁武关这出戏都是拒绝观看的,因为每次观看都会引起对宁武关一战的死去的家人的思念,黄嘉善后来在明朝一个有名的战役叫萨尔浒之战,明清的决定之战,就是因为黄嘉善的战略主张被否决而失败,当时黄嘉善已年迈退休,但因为战况很危险,于是又启用黄嘉善为兵部尚书,黄嘉善在制定作战计划那时候,他制定了一个非常稳妥的战术,对待敌人不可能一战荡尽,必须稳打稳扎,当时所有人都嘲笑黄家,善说他是老朽,是懦弱,结果制定出了一个四路分明的战术,结果被后金各个击破,非常惨痛,这个历史记载非常清楚。

我们青岛是一片美丽的土地,我只聊了这片土地上的几个代表,其实还有很多很多,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,也是伟大的人民,我们青岛为什么能得到今天这样的地位?这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的青岛人继承了传统,这样的家风,在这片土地上不断的传承,当然,我们所继承的忠孝思想也要有所扬弃,不能全盘的接受,既要接受它的精粹,又要因地制宜,根据时代发展,采取适合于我们时代的方式。

比方说,古代的宴席,制度,现在有宴席,我们吃饭都是让小孩子先吃饱,这事在古代是绝对不允许的,必须要让最大的长辈先动筷子,还有一点,在古代,你的父母没有吃过的东西,你不能先吃,你必须要先把这个东西带回家给父母品尝过后才吃,这一点在现在也是很难做到的,古代确实有这样的事,有一个人考了状元,皇帝赐给他宴席,状元看到了满桌自己曾经没有吃过的饭,一直没有动筷子,皇帝很疑惑,状元说父母都没不曾吃过这样的好东西,我不能动筷子,皇帝一听,令人又做了一桌相同的宴席,给他父母送回家,这样状元才动筷子,开始吃饭。古代还有丁忧制度,父母死后,如果是一方官员,必须要一离开职位回家,为父母守丧三年,这个制度对于老百姓也是如此,父母死后要在父母的坟边住一个草庐,为父母守丧,这个制度到清代依然非常严格,众人所知的和珅,在担任吏部官员的时候,别人经常投其所好,求他办事,从前有一个读书人,像和珅谋取职位,和珅为他办成了这件事,但是读书人才就职不到一年,他的父母就去世了,在当时父母去世,官员是不能隐瞒的,要主动上报,但是读书人不想离开官职,回家守丧,于是他就想到了,皇帝下了一道命令,叫夺情,意思就是,只有皇帝下达命令时,国家需要你,你才可以不顾私人感情,继续留职。但是除了这种情况,隐瞒是大罪的,罪至杀头,古代有一个词叫君亲,一个是国君一个是亲人,对这两个人不忠不孝是大罪,这个读书人正是犯了这个大忌,太留恋于这个小官位,后来这个事情就被和珅的敌人翻了出来,不仅把这个官员杀掉了,也给和珅处分,所以在古代,这个制度是相当严格的,所以在现代来说,很难以这种方式来要求别人,但是这种思想我们不能诋毁它的精神实质是好的,表示忠和孝的形式可以因人而异,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,比如说我一个月挣1万块钱,只给父母一千,这很少,但如果我一个月只挣2000给父母200,这就显得不少了,这就是因人而异,要根据实际情况。

雄崖古城是我们山东省唯一保存下来的明清卫所,是一个海军基地,山东省的文物保护单位,和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,中国乡村工程的首批示范村,下面给大家浏览一下我今年刚出版的专著这个作品写了中国历史50年的演变,从1631年发生在胶东半岛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,东海病变,这个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历史影响非常大,教训非常深刻,在1631年到1633年的一年已经八个月里,明亡清的主要军事人物都集中在胶东,包括吴三桂的父亲吴襄。这几个人人生的起起伏伏影响了中国17世纪的历史走向,这个作品把第一部分52万字出版了,吴三桂为什么最后成了汉奸,大家一定要深刻思考这个问题,明朝的历史非常沉痛,明朝灭亡时,在故宫博物院立的石碑上写着,“明朝三代之下,明朝得天下之正者,无出其右,因为明朝是在摧毁民族压迫,反对元朝民族压迫的情况下成立的,但是它的灭亡是震烁天际,在这本专著里告诉大家一个真相,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灭亡,而他的军队和人民,却战斗了50年,这个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。

今天我的讲座到此结束,感谢大家的聆听,谢谢大家。